記者在近日大連召開的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彈簧分會五屆六次理事會議上了解到,目前該分會的會員已從單純的彈簧制造企業發展到彈簧原材料、彈簧加工設備以及檢測設備的生產企業,產業鏈 的拉長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彈簧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的份額,與會代表一致希望制定出能夠與國際接軌的行業標準。
彈簧分會會長鄒定偉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該分會會員翻了一番還多,理事會成員也從過去的10多家發展到今天的30多家。盡管會員的數量反映不出我國彈簧業的整體水平,但是隨著近幾年國內一些大的彈簧原材料和加工設備及檢測設備的生產企業與彈簧生產企業在協會的協調下共同聯手,改變了我國彈簧原材料和加工設備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不僅降低了我國彈簧的生產成本,還壯大了自己,真正實現了雙贏。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國產彈簧無論是檔次還是質量已經有了質的變化,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汽車、發電、鐵路運輸及城市公交等幾大行業的迅猛發展,在給彈簧業帶來巨大市場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過去,在這些“難題”面前,國內企業只能是望“難”生嘆。但經過多年的努力,當彈簧行業掌握了先進技術的時候,原材料和設備問題卻日益凸顯,從而導致一些彈簧生產企業不得不以高價進口,因此,原材料、生產和檢測設備成為制約我國彈簧業發展的瓶徑。雖然經過冶金行業和設備制造業的多年努力,這些問題有所緩解,但是目前還遠遠滿足不了彈簧業的需求,特別是一些高端原材料,如高應力抗腐蝕超純彈簧鋼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生產,高應力彈簧用的特殊彈簧鋼目前國內也只有寶鋼能夠生產;在加工及檢測設備方面,目前大功率數控成行機、彎管機、氮化設備、大量程負荷位移測試機等基本上還是依靠進口。為了徹底解決這個瓶徑,該協會近年來重點發展與此相關的企業,并讓這些企業作為協會的理事單位,參與彈簧行業的市場調研、產品開發 、質量保證等一系列活動,同步發展,共同提高。
鄒定偉會長還說,彈簧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從過去的價格大戰、服務競爭逐步進入到產業鏈的競爭,而產業鏈是要靠標準化的手段來完成。據了解,盡管目前該行業的標準體系比較完善,但由于制定的較早,與現在的市場需求 有著相當的距離,很多標準在今天往往只是一個“名稱解釋”,尤其是與日本、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現行的國家標準 和行業標準還較低,導致國內的彈簧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強,因此,盡快出臺與國際接軌的行業新標準成為與會代表的一致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