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十五”規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彈簧產品市場將隨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步增長,到2010年全行業銷售額將超過40億元,但從業人員由于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不會相應增加甚至會有所減少,汽車、摩托車工業在彈簧市場份額的比重將超過50%。
我國加入WTO后,汽車零部件關稅最終將降至10%,為汽車工業配套的懸架彈簧、氣門彈簧、穩定桿等產品價格會逐步下降,最終價格基本與國際價格接軌,甚至更低一些,某些產品價格只相當于現在銷售價格的二分之一。而為微型車、面包車配套的產品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的價格和國際市場相比有一定的競爭能力,但質量水平還不能與同類產品相抗衡。其他產品特別是為摩托車配套的產品和一些小彈簧的價格,已經低于國際市場價。我國加入WTO后,在價格上對這類產品構不成威脅,競爭主要表現在質量上。
今后幾年彈簧行業發展趨勢是:
一、兩種不同管理模式差別日益明顯。彈簧行業仍將是一個以小型企業為主的行業,某些目前處于優勢的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既往的優勢。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民營企業,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一些有遠見的業主會將手中的資金投入技術改造和引進人才,逐步采納現代化的生產、經營思想管理企業。另一部分比較傳統的業主,還要堅持原有的管理模式,兩種不同模式的差別將越來越明顯。
二、彈簧企業可能出現新的組合。優勢企業從市場和經營戰略出發,利用手中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兼并和收購一部分企業,以取得需要的生產要素和市場資源,彈簧行業中的國有及集體企業,除少數企業外,大部分將轉制為股份制或民營企業。
三、企業間的競爭,將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實力和質量的競爭。隨著主機廠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行業平均利潤越來越低,價格競爭的空間越來越小。企業已經沒有能力再以降價的辦法爭取到市場,此時,企業將以技術和質量競爭贏得市場。但在市場沒有達到規范化之前,價格競爭仍將是贏得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
四、市場競爭的結果,將導致產品結構調整。具有價格優勢的企業首先在一些行業,(如摩托車、輕工、日用五金等行業)中將對手擠出。而在價格成本上沒有優勢的企業的惟一出路,只能是利用已有的技術質量優勢,生產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以保住市場。
五、產品技術發展趨勢是向輕量化、高可靠性方面發展。汽車工業的需求,無疑對彈簧產品種類和技術進步有極其明顯的拉動作用。粗略估計,2010年中國汽車工業對懸架彈簧的年需求量約800萬件,氣門彈簧年需求量約3000萬件(不包括摩托車和柴油機)。這兩種彈簧的技術發展趨勢,總體上為輕量化(高應力)、高可靠度。懸架彈簧設計應力普遍大于1100MPa,氣門彈簧最大工作應力普遍在900MPa左右。在可靠度方面,主機廠要求按照威布爾分布曲線,達到預計壽命的概率在90%以上。而在實際上,即使發生一件彈簧失敗,將對企業信譽發生重大影響。
為了提高彈簧的疲勞壽命,多次噴丸技術將普遍應用。在檢測方面,除100%負荷檢測外,在線探傷、X射線應力測定及鹽霧疲勞模仿工況的拍打式疲勞,將成為企業必備的檢測手段。對于目前出現的異形截面懸架彈簧和氣門彈簧,從輕量化、節省空間、提高舒適性和改善彈簧應力分布考慮,比圓截面彈簧更為合理。但是這類彈簧材料價格高,彈簧制造工藝復雜,使得彈簧生產成本要高于圓截面彈簧。因此目前還看不出異形截面彈簧要完全取代圓截面彈簧的跡象,預計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懸架彈簧圓截面和變截面之比大致為3∶1,氣門彈簧圓截面和非圓截面之比大致為7∶3。
六、彈簧生產和檢測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和國外相比,目前彈簧產品的生產和檢測設備性能、品種規格、可靠度尚有不小的差距,而進口設備的價格大約為國產同類產品的5-10倍,這給制造國產設備的企業留出了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國產設備制造企業看到這一點,積極進行開發,那么就可能扭轉現在不少關鍵設備依靠進口的局面,使得彈簧企業和設備生產商雙方受益。